东西问·两岸“名”迹|在福建漳州“遇见”林语堂

时尚 2024-01-01 21:18:00
7阅读

  中新社漳州1月1日电 题:在福建漳州“遇见”林语堂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我是漳州府平和县的人,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文学大师林语堂写下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

  林语堂,福建漳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文学馆,以及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林语堂纪念馆等处,同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一起追寻林语堂的足迹,零距离感悟语堂文化。

  “山乡的孩子”:从坂仔走向世界

  坐落于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白墙黑瓦,掩映在葱茏绿树间,格外恬静。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于此。

  距故居不远处,是林语堂作品里描写到的西溪及美丽的自然风光。闽南的山川风情给少年林语堂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说自己“天真、率直、自然”的人格来自大山,并自称是“山乡的孩子”。

  这位“山乡孩子”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语堂的宏伟志向。”林语堂文学馆馆长林秋辉对记者说,林语堂才学广博,学贯中西,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成为东西文化交流使者。

福建平和林语堂文学馆馆长林秋辉向参访者介绍语堂文化。张金川 摄

  林语堂故居内陈列着他各个时期照片、书法名家为故居创作的作品,还有林语堂童年时代的餐桌、米桶、蓑衣、斗笠等生产、生活用品,林语堂就读于铭新小学的讲台、课桌、椅等。

  “这间铭新小学教室创建于1890年,林语堂6岁至10岁是在这间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的。”带着记者参观林语堂故居的林秋辉说,林语堂的父亲不仅是一位牧师,还是这间小学堂的教师。“林语堂读书时坐的位置是最好的,坐在二排二号。”

  “林语堂的一生可以说跟‘二’很有缘,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又以第二名的成绩从那里毕业。”林秋辉笑言。

福建平和林语堂故居内陈列着林语堂就读于铭新小学的讲台、课桌、椅等物品。张金川 摄

  林语堂大学毕业后即到清华大学任教,婚后携夫人赴美国、德国留学,主要研读比较语言文学,先后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及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他学成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1924年,《语丝》创刊,林语堂与鲁迅、周作人等同为此杂志主要撰稿人,在这一时期写了很多进步文章。1932年始,他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被誉为“幽默大师”。1936年,林语堂举家赴美,专事写作。他用英文写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书,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人的性情、哲学。

  林语堂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林语堂著作700多种,其中中文版和外文版各300多种。他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0多种文字,读者遍布全球各地。

游客来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林语堂纪念馆探寻林语堂的足迹。张金川 摄

  在林语堂故居旁,林语堂文学馆立地而起,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的馆名尤为醒目。馆内辟有“山乡孩子,和乐童年”“文学大师,文化巨匠”“魂牵祖国,梦绕家乡”“誉满环球,名垂青史”四个展厅,全面展示了林语堂的毕生成就和他与平和坂仔的联系,解读了从坂仔走向世界的林语堂的家乡情缘。

  近年来,平和县规划建设林语堂故居文化核心区,主要建设林语堂生平展览馆、作品展览馆、多功能会议厅、国学馆、茶室、室外景观绿化等附属配套设施,打造林语堂文化品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福建平和林语堂故居旁的林语堂文学馆。张金川 摄

  讲闽南话:在台二十四快事之一

  平和坂仔是林语堂的出生地,而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是他的祖籍地。林语堂纪念馆就建于天宝镇,2001年10月8日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由一座主展厅及两座附属圆楼组成。

  “整个纪念馆的外形结构体现西方建筑的特色,而屋顶是中国的琉璃瓦,象征他中西合璧的思想。”在林语堂纪念馆前广场上,林语堂纪念馆副馆长钟艺泓手指一面墙告诉记者,这面墙设计成一本书,是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写照。

  “在我们眼前的是林语堂的雕像,背靠宝岛台湾,面向祖国大陆,说明他身在台湾心怀大陆;身着中国式长衫,脚穿西式皮鞋,可看出他的中西合璧风格。”站在林语堂雕像前,钟艺泓讲解道,雕像下的是一片莲叶,寓意“莲叶带他慢慢飘回到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林语堂纪念馆前的林语堂雕像。张金川 摄

  1966年定居台湾后,林语堂难忘乡音,梦绕家乡。“在台湾,听见邻居讲闽南语,北方人不懂,他却懂。”在《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他把听乡音列在其中,当成他最大的欣慰和人生享受之一。晚年,他还按闽南话语音编写一首五言诗,忆述家乡的民风民情:“乡情宰(怎)样好,让我说给你。民风还淳厚,原来是按尼(如此)……”

  林语堂纪念馆内,有一幅林语堂的墨宝,是他给女儿林相如乔迁新居时所题的一副对联。讲解员说,这副对联化用辛弃疾的词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雨点山前”,林语堂按闽南语的读法特意将原句的“雨”和“点”调换顺序,“讲闽南语是林语堂先生的快乐之一”跃然纸上。

  林语堂的许多文章,也都融入了闽南话、闽南文化的元素。其中,体现最为集中的是他1963年写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钟艺泓说,这部小说不仅仅是林语堂先生对初恋女友的回忆,还是闽南文化的传播。

林语堂纪念馆讲解员向参访者介绍语堂文化故事。张金川 摄

  追寻乡愁:台北故居“回家”

  在漳州,有两处林语堂故居,一处在他的出生地——坂仔,另一处在他的祖籍地——天宝。位于天宝镇五里沙村珠里社的林语堂故居,距林语堂纪念馆300多米,是仿照台北林语堂故居而建的,与台北林语堂故居一样取名为“有不为斋”。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林语堂笔下的台北故居坐落于阳明山腰,由他亲自设计,建于1966年。

  “林语堂在台北阳明山的故居,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式拱门、西班牙式螺旋廊柱,配上中式窗花,体现大师的中西合璧风格。”钟艺泓告诉记者,台北故居的阳台是西偏南30度,站在阳台可以遥望家乡漳州的方向,可见林语堂晚年对家乡的思念。

天宝林语堂故居外景。张金川 摄

  按照林语堂晚年自述,因为思念家乡,一直想迁居漳州,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回乡,只能选择定居台湾,与家乡隔海相望。“林语堂晚年选择定居于台湾,因为台北的阳明山貌似福建故乡的山景,在那里他可以听见亲切的闽南话,就如置身于景色秀丽的漳州老家。”钟艺泓说。

  为了圆林语堂的回乡梦,漳州市芗城区把台北林语堂故居“复制”回他的家乡,让游人在他的家乡也可以“看见”台北故居,追寻他晚年的生活足迹,寻觅他的乡愁。

  天宝林语堂故居2017年开建,2018年初对外开放。这座红瓦白墙的两层建筑,内设书房、生活场景、展馆三大部分,从结构设计到房屋摆件,皆按台北故居实景还原。故居内增设的林语堂蜡像及梦回馆,让参观者在“遇见”林语堂的同时“读懂”他的乡愁。

天宝林语堂故居从结构设计到房屋摆件,皆按台北故居实景还原。张金川 摄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江东桥),青石砌成的大桥墩子上,架着整块的三尺见方两丈多长的大石梁,一根根并排,一组组衔接着,连接着几十丈宽的江岸。这么厚重的石头,当初是如何安放上桥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林语堂笔下,那梦绕魂牵的乡土气息里浸透着他的乡愁。林语堂的快乐童年基本上是在坂仔度过的。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坂仔的文字至少有上万字。

  如今,在漳州,走过坂仔清澈的花山溪,或沿着语堂小道穿行于天宝万亩香蕉林间,不经意间总能“遇见”林语堂。

  近年来,台湾专家学者也频繁来到漳州,探访林语堂的祖籍地和出生地,探寻林语堂童年的足迹,交流研讨林语堂学术思想。伴随着两岸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有关林语堂的研究已成为海峡两岸学术界一个热门话题,共同的林语堂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完)

【编辑:曹子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精选推荐

随机推荐